车天下 > 汽车资讯 > 汽车评测 > 银箭传奇 梅赛德斯的速度魅力
奔驰SLR奔驰SLR
报价 | 图片 | 论坛
级别:跑车
价格:-万
奔驰SLR热门车型

  该品牌暂无在产车型
奔驰SLR竞争车型
该品牌暂无竞争车型

银箭传奇 梅赛德斯的速度魅力

www.chetxia.com 2010-10-22 11:06:00 来源:车天下汽车网 类型:原创   字体: |

[导读] Mercedes-Benz 的新一代立体 3D 品牌识别标志中,将品牌精神重新定位为「魅力」、「责任」与「完美」三大核心价值,而在「魅力」这个部分里,又以传承自 W25「Silver Arrow(银箭)」的速度,以及来自 AMG 性能改装部门的性能魅力最吸引人。

1第1页

  Mercedes-Benz 的新一代立体 3D 品牌识别标志中,将品牌精神重新定位为「魅力」、「责任」与「完美」三大核心价值,而在「魅力」这个部分里,又以传承自 W25「Silver Arrow(银箭)」的速度,以及来自 AMG 性能改装部门的性能魅力最吸引人。

  DMG相当热衷赛车运动,早在 1894 年即投身赛车运动,并在 1908 年以画中这辆 Benz Grand Prix racing car,由法籍车手 Victor Hemery 于 6 月 1 日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大赛夺冠。

  尽管 DMG(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与 Benz & Co 尚未合并成 Daimler-Benz AG 前,便相当热衷赛车运动,且早在 1894 年即投身赛车运动,便深信赛道上的胜利,可造就品牌的历史与传奇,在 1908 年即以 Benz Grand Prix racing car,由法籍车手 Victor Hemery 于 6 月 1 日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大赛夺冠,同年 7 月 7 日的 French Grand Prix,Victor Hemery 亦拿下第2名,同队赛车则是分别拿下第 3 与第 7 名,成为唯一全队完赛的车队。更有趣的是,当年击败 Benz 车队的冠军,便是驾驶 Mercedes 赛车的德国选手 Christian Lautenschlager,而这段故事,也见证了 Daimler(Mercedes 车队)与 Benz 在竞赛里争锋的岁月。

  1909 年时,Benz 推出“lighting Benz” 200hp racing car,成为全球第一辆时速超过 200km/h(228.1km/h)的赛车,且至 1924 年前都仍称霸陆地上最快速度纪录。

  此外,1909 年时,Benz 还推出了全球第一辆时速超过 200km/h、至 1924 年前都仍称霸陆地上最快速度纪录(228.1km/h)的「Blitzen-Benz(闪电宾士)」:Benz “lighting Benz” 200hp racing car,不过,真正让 Mercedes-Benz 在赛车场上一战成名的,绝对非 1934 年登场的 W25「银箭」莫属。

2第2页

  银箭传奇的开始

  Mercedes-Benz W25 赛车的「银箭传奇」,始于 1934 年 6 月 3 日、正式出场 German GP 赛事的前一天,由于当年的 Gran Prix 采用了新规定:参赛车辆扣除轮胎、汽油、机油与冷却水后,总重不得超过 750 公斤,结果尽管 W25 赛车已大量地采用了轻量化的设计,但车身的重量仍然超过了 1 公斤,眼看着下场时间将近,重新进行结构或设计的改变可能已来不及。于是,车队经理 Alfred Neubauer 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求车队技师利用一晚的时间,将 W25 铝合金车体上的白色涂漆全部刮除,裸露出铝合金的金属原色:银色。

  Mercedes-Benz 的「银箭传奇」始于 1934 年 6 月 3 日,由于当年 Gran Prix 采用了新规定:参赛车辆总重不得超过 750 公斤,结果 W25 的车重却有 751 公斤,所以车队经理 Alfred Neubauer 便要求车队技师利用一晚的时间,将 W25 上的白色涂漆全部刮除,裸露出铝合金的金属原色:银色,结果 W25 不仅符合赛事规则,且立刻在场上写下了出色的纪录。

  这个特殊的工法,不仅达到了赛车减重 1 公斤的目标,也至此改变了 Mercedes-Benz 赛车的涂装,由白色更改为银色,并让这辆搭载 3.4 升直列 8 缸引擎、可输出 354hp 马力,且首次出赛便拿下 German GP 赛事冠/亚军的 W25 ,获得一个传奇的名字:「Silver Arrow(银箭)」。

  1935 年是 W25 与 Mercedes-Benz 车队获得傲人胜利的一年,W25 赛车取得了 11 个大奖赛分站的 9 个冠军,协助车手 Rudolf Caracciola 拿到 6 场个人冠军,赢得 European Championship(FIA Formula 1 一级方程式赛车组织的前身)车手积分冠军的头衔,成功地压制住了当年的劲敌:Auto Union(即今天的 Audi)车队,打造了当年赛车界中的不拜神话。

  W25 在 1935 年写下了赛车史上最傲人的一页,不仅取得当年 Grand Prix 11 个大奖赛分站的 9 个冠军,且协助车手 Rudolf Caracciola 拿到 6 场个人分站冠军,顺利赢得 European Championship 车手总冠军的头衔。

  值得一提的是,Mercedes-Benz 与 Auto Union 这 2 支当年最强悍的赛车劲旅,为了争夺世界最速赛车的头衔,还曾于 1937 年 5 月时,于德国着名的 Avus 跑道上,举办了一场没有车重限制的赛车,结果 Mercedes-Benz 于 W25 上,植入一具拥有 570 匹马力的 5.6 升 V12 引擎,一举把极速提升到 370km/h 的境界,且写下赛道平均时速 162.5km/h 的纪录,直到 1958 年才被人打破,至今仍脍炙人口。

3第3页

  鸥翼银箭战后登场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年间)终于划下句点,经过 10 年的休养生息,赛车运动也再次随着景气的逐渐复苏而重新兴起,于是战前的 Grand Prix 常胜军:Mercedes-Benz 车队,也在 1952 年时,推出了第二代银箭赛车、一款拥有经典鸥翼车门设计的 300 SL racing sports car。

  二代银箭:300 SL racing sports car 的鸥翼车门设计不仅美观,还兼具提升车身刚性的责任,因为工程师采用了三角铝合金管来制造车架,结果造成门槛比一般赛车更为突出的设计,也让它无法装上传统侧开式车门,才创造出这个已成为车坛经典的杰作。

  300 SL racing sports car 的鸥翼车门,其实就和 W25 赛车之所以被称为第一代「银箭」一样,都是一场美丽的意外,因为当 1951 年 Mercedes-Benz 决定重返赛车世界时,最初是以 4 门房车版本的 Mercedes-Benz 300 进行开发,但 4 门房车的车重,让它根本无法与对手竞争,所以工程师们索性重新打造这辆赛车的车体与结构,采用可兼顾刚性与轻量化的三角铝合金管来制造车架,结果因此造成它的车门门槛比一般赛车更为突出,甚至无法装上传统侧开式车门,也因而才替 300 SL racing sports car 设计了这个已成为车坛经典的鸥翼式车门,并于 2 年后的 1954 年,推出它的市售量产版本:300 SL Gullwing。

  不但在 Grand Prix 场上战功显赫,这辆挡风玻璃前还加装铁架以防止「鸟击」的 300 SL racing sports car,还曾于 1952 年 11 月成功征服长达 1,930 英哩的严苛路线、拿下 Carrera Panamericana Mexico 墨西哥泛美越野赛的冠军。

  300 SL racing sports car 推出后,很快地,就像 W25 一样,也立刻在赛车场上又掀起一阵银箭旋风,除了于 1952 年 11 月成功征服长达 1,930 英哩的严苛路线、拿下 Carrera Panamericana Mexico 墨西哥泛美越野赛的冠军外,还于同年获得过法国 Le Mans 24 小时耐久赛的冠军、义大利 Mille Miglia 耐久赛的亚军,战果辉煌。

  含泪暂别赛道

  就在 300 SL racing sports car 席卷 1950 年代的耐久赛与越野赛时,1954 年,Mercedes-Benz 推出了他们二代大战后的第一款 Grand Prix 赛车:W1(报价 参数 图片 论坛)96 R。

  延续「银箭」精神、与 W25 和 300 SL racing sports car 同样采银色金属原色涂装的 W196 R,是 Mercedes-Benz 有史以来最成功的 Grand Prix 赛车之一,搭载了一具排气量 2.5 升直列 8 缸引擎,可输出 290 匹最大马力,极速高达 305km/h,是当年性能最强悍的赛车,且在 3 位传奇车手:Juan Manuel Fangio、Stirling Moss 与 Karl Kling 的驾驶下,包办了 1954 年与 1955 年的 13 场 Gran Prix 分站的 10 个冠军、2 届车手积分冠军。

  第三代银箭 W196 R,是 Mercedes-Benz 历来最成功的 Grand Prix 赛车之一,搭载一具 2.5 升直列 8 缸引擎,可输出 290 匹马力,且在 3 位传奇车手:Juan Manuel Fangio、Stirling Moss 与 Karl Kling 的驾驶下,包办了 1954 年与 1955 年的 13 场 Gran Prix 分站的 10 个冠军、2 届车手积分冠军,在当时也只有图中前排最右方的 Maserati Grand Prix 赛车能与之抗衡。

  至于同时期另一辆 Mercedes-Benz 的传奇赛车:300 SLR racing sports car,则是在英国车手 Stirling Moss 及副驾驶 Denis Jenkinson 的操驾下,于 1955 年的 Mille Miglia 耐久赛中,以平均时速 157.65km/h 的速度、横越 1,600km 的路程,拿下赛事的冠军。遗憾的是,1955 年 6 月 11 日时,出战法国 Le Mans 24 小时耐久赛的 Mercedes-Benz 车队之 49岁车手 Pierre Levegh,驾驶着 300 SLR racing sports car 正要超越队友时,发生了严重的碰撞,连车带人冲进挤满观众的看台,结果造成了赛车史上最沉重的悲剧,共计 82 名观众身亡,120 名车迷受伤。

  在英国车手 Stirling Moss 及副驾驶 Denis Jenkinson 的操驾下,300 SLR racing sports car于 1955 年的 Mille Miglia 耐久赛中,以平均时速 157.65km/h 的速度、横越 1,600km 的路程,拿下赛事的冠军,也打响了「722」这个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上午 7 点 22 分出发。

  这场在赛车运动史上被称为「利曼灾难」的意外发生后,Mercedes-Benz 车队不但立刻将 Pierre Levegh 的遗体与损毁之赛车带回工厂所在地 Stuttgart,向这位英勇的车手及其家人致敬,同时决定立刻由赛车场上煺出,以表示对罹难车迷和 Mercedes-Benz 车队支持者的歉意。而在这次事故后,虽然意外的发生原因并不在于 Mercedes-Benz,但瑞士却因此全面禁止赛车运动,且原厂还宣布停止以厂队身分参与方程式赛车长达 30 年之久。

4第4页

  AMG的出现

  离开方程式赛车后,Mercedes-Benz 在 1960 年代以非原厂车队的形式,转向投入挑战更高的越野赛车领域,不但在 1960 年与 1963 年,以 300 SE rally car 拿下欧洲越野锦标赛的冠军,且在 Acropolis 越野赛、德国越野赛与东非越野锦标赛中,也都可以看见 280 E rally car 或 500 SLC rally car 等 Mercedes-Benz 越野赛车遥遥领先的镜头,成绩不俗,但直到 1980 年代, Mercedes-Benz 才正式重返赛道,而且在 1986 年至 1996 年间,与瑞士车队 Sauber 合作,推出 Sauber-Mercedes C9 Group C racing sports car 与 C11 Group C racing sports car,打败 Aston Martin、Jaguar 等强敌,拿下 1989 年 Le Mans 24 小时耐久赛的冠军与世界 GT 原型车锦标赛的双料冠军。

  虽然暂时煺出了 Grand Prix,但 Mercedes-Benz 在 1960 年代却以非原厂车队的形式,转向投入挑战更高的越野赛车领域,且以 300 SE rally car 在 1960 年与 1963 年拿下了欧洲越野锦标赛的冠军。

  1988 年,Mercedes-Benz 更与当时还只是 Mercedes-Benz 知名改装厂、今天已是原厂性能车部门的 AMG 合作,以 AMG Mercedes 190E 2.5-16 EVO II 正式携手进军当年相当风行的 DTM 德国房车锦标赛,并迅速于 1989 年成为了最成功的车队,且协助 Klaus Ludwig 与 Johnny Cecotto 这 2 名赛车手缔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 7 胜记录,1994 至 1995 年间,Mercedes-Benz 与 AMG 联手打造的 C-Class DTM 赛车,更几乎已成为德国房车锦标赛的代名词,且至今都是 DTM 里最强悍的参赛队伍。

  1988 年,Mercedes-Benz 正式与 AMG 合作,以上图中之 190E 2.5-16 EVO II 进军 DTM 德国房车锦标赛,并于 1989 年协助 Klaus Ludwig 与 Johnny Cecotto 这 2 名赛车手缔造了 7 胜的记录,且在 1994 至 1995 年间,以下图的 C-Class DTM 赛车继续蝉联车队冠军。

  此外,挟着这股连胜的气势,1995 年,在 FIA 国际赛车联盟所成立的 ITC 世界房车锦标赛中,传奇车手 Bernd Schneider 还驾驶着一辆经过 AMG 调校的 Mercedes-Benz CLK GTR 赛车,在 FIA GT 锦标赛中拿下了车手积分排行榜的冠军,也替 Mercedes-AMG 车队抢到了冠军车队的头衔,漂亮地又让 Mercedes-Benz 的三星光芒又席卷了整个赛车界。

  不但可以轻松在 DTM 里称霸,1995 年,传奇车手 Bernd Schneider 在 FIA 国际赛车联盟所成立的 ITC 世界房车锦标赛中,也驾驶了一辆经过 AMG 调校的 Mercedes-Benz CLK GTR 赛车拿下车手积分榜的冠军。

  AMG 是一间 1967 年时、由创办人 Hans Werner Aufrecht 与 Erhard Melcher,在 Hans Werner Aufrecht 的出生地、德国 Grossaspach 的一间老旧木头工厂内,取 Hans Werner Aufrecht 的「A」、Erhard Melcher 的「M」,以及工厂所在地 Grossaspach 的「G」,所成立的改装工厂,擅长 Mercedes-Benz 引擎的改装与调效,至今仍坚持每具引擎都得遵照创厂以来未曾妥协过的「One Man,One Engine」法则,从安装曲轴、调整凸轮轴、配线到加注机油,全都只能出自同一名技师之手,与原厂拥有十分深厚的革命感情,且于 1993 年首度与 Mercedes-Benz 在赛车场外结盟,推出第一辆道路版市售跑房车:C36 AMG,最后甚至在 1999 年加入 Daimler AG 集团,成为原厂旗下的改装部门,也是 Mercedes-Benz 发展高性能车款时不可或缺的帮手。

5第5页

  重返 F1 圣殿

  重返赛道的 Mercedes-Benz,当然没有忘记要回到赛车运动的原点:F1,于是 1994 年时, Mercedes-Benz 在短暂的与过去在 GT 赛事中的战友:Sauber 车队合作后,1995 年起,Mercedes-Benz 转而与英国老牌车队 McLaren 车队合作,以着名的 MP4-10 引擎,重新回到了熟悉的 F1 赛道上。

  1996 年,McLaren Mercedes 车队的 MP4-11 尚未穿回「银箭」战袍,车手为 Mika Hakkinen,但短短 2 年后,这位芬兰车手便驾驶着新一代 F1 银箭:MP4-13(下图),拿下 1998 年的 F1 车手冠军。

  与 McLaren 结盟后,由芬兰车手 Mika Hakkinen 所驾驶的 McLaren-Mercedes MP4-13、MP4-14 组合,不但于 1998 年与 1999 年连续获得 F1 车手总冠军,也让 McLaren-Mercedes 拿下了 1998 年的车队总冠军,此外,2007 年英国车手 Lewis Hamilton 的加入,还让他在第 2 年(2008年)便荣膺 F1 史上最年轻的冠军车手,当时仅 23 岁 9 个月 26 天。

  2007 年英国车手 Lewis Hamilton 加入 McLaren Mercedes 车队后,第 2 年(2008年)便打破了 F1 史上最年轻冠军车手的纪录,当时年仅 23 岁 9 个月 26 天。

  2009 年 11 月,Daimler AG 买下 Brawn GP 车队的股权,宣告 Mercedes-Benz 将以原厂车队:Mercedes GP Petronas 的形式复出,并请来 7 届 F1 车手冠军、「车神」Michael Schumacher (图右)与年轻小将 Nico Rosberg 出马,决心重返荣耀

  2009 年 11 月,结束与 McLaren车队的合作关系,仅单纯地成为引擎供应商后,Daimler AG 与 Aabar Investments PJSC 联手买下 75.1% Brawn GP 车队的股权,宣告 Mercedes-Benz 将以原厂车队:Mercedes GP Petronas 挑战 F1,并请来 7 届 F1 车手冠军、「车神」Michael Schumacher 与年轻小将 Nico Rosberg 出马,决心重返荣耀,再续第一代 W25「银箭」的速度魅力。

6第6页

  再续银箭传奇

  结束与 McLaren 在赛车场上的合作后,Mercedes-Benz 也结束了与 McLaren 共同生产 McLaren SLR 超跑的规划,转而将开发新世代银箭超跑的重责大任交给旗下 AMG 部门,并于 2009 年的德国 IAA 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了一款向 300 SL Gullwing 鸥翼跑车等银箭前辈们致敬的 SLS AMG。

  为了要传承 300 SL Gullwing 鸥翼跑车的荣光,Mercedes-Benz 与 AMG 于 2009 年的德国 IAA 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了第一辆完全由 AMG 所研发的新世代超跑:SLS AMG。

  为了要打造一辆性能出众的超级跑车,而且还得传承 300 SL Gullwing 的传奇荣光,Mercedes-Benz 与 AMG 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因为 SLS AMG 是 Mercedes-Benz 第一辆完全由 AMG 所研发的新世代超跑,加上 McLaren 随后也宣布了将自行开发 MP4-12C,所以 Mercedes-Benz 自然有着「不能输」的压力。

  SLS AMG 配置了着名的「63 系列」强力引擎,以 6.2 升 V8 自然进气的设定,可输出高达 571 匹马力,且搭载 Mercedes-Benz 首具 7 速双离合器自手排变速箱,0~100km/h 加速仅需 3.8 秒。

  SLS AMG 是 Mercedes-Benz 目前旗下市售车型中,性能表现最强悍的超级跑车,配置了 AMG 着名的「63 系列」强力引擎,以 6.2 升 V8 自然进气的设定,可提供高达 571 匹的最大马力,且配置了 Mercedes-Benz 首具 7 速双离合器自手排变速箱,0~100km/h 加速仅需 3.8 秒、极速可达时速 317 公里,用出色的性能数据,向老大哥 300 SL Gullwing 致敬。至于外观与内装方面,SLS AMG 则是同样传承了 1954 年 300 SL Gullwing 的设计和铺陈,以绝美的鸥翼式车门造型登场,里外皆散发着迷人的速度魅力,是 Mercedes-Benz 新一代立体 3D 品牌识别标志中,最能代表「魅力」的第一块拼图。

|<<>>|
(责编:陌上)

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你好,车天下网友 请您发表对此文的评论!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 找回密码?
匿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