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的绿色野望 本田Insight 1.3混动试驾
www.chetxia.com 2011-01-17 15:00:00 来源:U-CAR 类型:转载 字体:小 | 大
[导读]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环保意识的高涨,加上对石化燃料价格攀升的潜在顾虑,各车厂开始积极发展替代动力方案,欲在降低对石化燃料依赖的同时,同时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997年,Toyota率先推出车坛首款商业化量产的汽油电力混合动力车款Prius,为Hybrid车款的普及化揭开序幕。紧接着在1999年,Honda则带来初代Insight车系,自此步入Hybrid油电混合市场。
Fit轴距长度水准,空间规划仍具MM思维
在讨论Insight车室空间表现之前,笔者先就Insight的车身尺码简单叙述:Insight车身的长宽高分别为4,390 x 1, 695 x 1,435 mm,与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Prius相较,Insight确实显得娇小几分;再观察轴距长度,2,550 mm的轴长,也大略与同厂的Fit车系维持同一水准。
实际乘入,驾驶座不难找出舒适的乘坐姿势。椅垫高低可调机能,让不同身高的驾驶尽可能地找出适当的乘坐高度;在调整好椅垫与椅背后,驾驶座空间其实相当宽裕,双腿及手臂皆可轻松地操舵和踩踏油门,不会感到过于紧绷。在视野方面,左右两侧的前三角窗设计,消减车头两侧的视野死角。而就车后视野部份,两截式的尾窗虽然尽量提供后方视野,不过在倒车操作时,仍需格外注意并适应此一视野范围。

Insight的轴距长度为2,550 mm,与同厂Fit相比仅多出50 mm;然而前座就乘坐方面,仍具备不俗的空间宽敞性。
尽管身为Hybrid车款,Insight在空间配置上,仍尽其遵循Honda的MM思维-「机械空间极小化,人性空间极大化」。为使后座乘客同样享有舒适的乘坐旅程,工程师将Insight的油箱安置于后座椅垫下方,整合PCU动力控制单元(报价 参数 图片 论坛)与镊氢电池模组的IPU智慧型动力模组,则规划于行李厢底板下方。藉由此一设计,可大幅降低零组件位置对于后座乘坐空间所造成的影响。

受限于轴距长度与下滑的车顶线条,Insight后座空间对应至身高177公分左右的成人乘员,膝部与头部空间不免感到狭小;然而平整地板的设计,对于中央乘客的腿部而言仍属余裕。
以约177公分高的男性成人乘入后座,膝部空间已恰好抵住前座椅背,长途乘坐下腿部舒缓空间较为狭小。 受惠于平整的后座地板,三人乘坐时,也仅感受水平肩部空间略有不足,中央乘客的腿部摆放仍宽裕舒适。然而,肇因车体在空力效应上的考量,自B柱即开始下修的车顶线条,使得身材较高大的后座乘员,头部空间上还是不免有些压迫感。
行李厢底板平整,高度仍受限制
先前提及,IPU智慧型动力模组安置于行李厢底板下方,藉此Insight得以保有平整宽阔的行李厢空间机能。在后座椅背未倾倒前,行李厢即可提供长850 mm,宽达1,410 mm的置物空间。在此容积下,已可轻松置入两组高尔夫(报价 参数 图片 论坛)球具,应付多组旅行袋亦不成问题。惟独在行李厢高度上,一如后座空间所面临的相同问题,下滑的车顶线条压缩了行李厢高度,若要置入较大的立体物件,便只能寻求后座椅背倾倒机能。

在后座椅背未倾倒前,Insight行李厢空间长宽分别为850 x 1,410 mm,应付一般行李物品置放不成问题。
利用后座椅背肩部的拉杆开关,便可迅速将椅背倾倒折收;视乘载人数及置物空间所需,车主可选择4:6比例折收椅背,或完全倾放创造出最大行李厢容绩。藉此车主能够利用座舱较高的垂直空间,用以摆放大型行李物件。同时,后座椅背折收下,也能与既有的行李底板水平接连,不见有高低落差,形成完整平坦的大面积空间。

若需置放较为大件的行李物品,运用后座椅背6/4分离倾倒机能,Insight得以提供更为宽广的装载空间,平整底板的设计也让空间利用性更形完整。
本田的绿色野望:能够轻松负担的Hybrid产品
初步与Insight接触,自车身尺码、配备水平等面向来观察思考,事实上即可理解Insight与Toyota Prius在产品开发思维上的差异。Prius可视为Toyota在Hybrid油电混合领域的火力展示品:先进的Hybrid科技、包含卫星导航、IPA智慧停车辅助系统在内的配备水平,在在宣示Toyota欲在Hybrid市场称雄的决心。

而眼前的Insight,则显现出Honda期望拉低门槛,让Hybrid车款不再高高在上的意图。Insight身上不见花俏绚丽的高科技配备,一切皆以实用便利为主,藉此也创造出台湾市场首款低于百万的Hybrid车款。一部实用,同时相对容易负担的Hybrid车款,相信才是Insight在台湾市场所肩负的使命。
(责编:陌上)